1992年4月 |
以《肺塵埃沉着病互助會》的名稱註冊成為社團。 |
1992年7月7日 |
舉行首次會員大會,《肺塵埃沉着病互助會》正式成立,會員人數有250名。 |
1992年11月 |
本會獲政府批准為慈善機構。 |
1993年1月至7月 |
本會組織會員爭取肺塵埃沉着病合理的賠償法例。 |
1993年7月9日 |
『肺塵埃沉着病(補償)條例(修訂)』,正式實施。 |
1993年9月 |
協助200多位病患者向法律援助署要求撤銷上訴,以加入新「條例」。 |
1994年4月 |
參加了香港社會服務聯會,成為會員。 |
1995年3月 |
於深水埗南昌邨設立獨立會址,改名為《肺積塵互助會》,聘請一名全職職員。 |
1996年 |
獲香港公益金接納本會成為其中一個會員機構。 |
1997年1月13日 |
獲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款完成本會新會址裝修及購置設備。 |
1997年5月 |
新會址獲香港賽馬會財政及中央事務司李保祿先生和香港公益金行政總裁陳達文先生主持開幕。 |
1998年 |
與律敦治醫院合作,開始舉辦有系統的復康講座和訓練項目。 |
1999年9月 |
立法會內務小組就著『工廠及工業經營(身體檢查)規例』草案舉行會議,特別邀請互助會代表發表意見。 |
2000年8月 |
本會舉行意見收集大會,徵詢有關對中醫條例的意見。 |
2000年11月 |
因應流感高峰期,本會首次舉行每年「流感預防疫苗注射計劃」。 |
2001年1月 |
獲肺塵埃沉着病補償基金委員會撥款資助的「家居照顧復康計劃」,其後發展成
「活力強肺」計劃。 |
2001年5月 |
本會聯同香港衛聰聯會、護手社及自強協會組成香港職業傷病聯盟。 |
2002年 |
靈實醫院加入「活力強肺」計劃,擴展復康服務。 |
2003年 |
成立「精探小組」,安排義工專責探訪臥病及使用氧氣的肺積塵病患者。 |
2004年2月 |
本會約150位會友與勞工處官員見面,反映對『肺塵埃沉着病(補償)條例(修訂)』的意見。 |
2004年 9月 |
為表揚肺積塵病患者對香港社會的貢獻,定九月份一天為 <肺積塵紀念日>。 |
2004年9月 |
本會約250位會友聯同香港衛聰聯會舉行「爭取合理職業性失聰補償」行動。 |
2005年4月 |
本會約70多位會友由中環遮打花園遊行往政府總部爭取關注職業傷病復康政策。 |
2005年12月 |
本會成立肺積塵義工隊,推動義工積極參與社區服務。 |
2008年4月18日 |
『肺塵埃沉着病(補償)條例』改名為『肺塵埃沉着病及間皮瘤(補償)條例』,以擴大保障範圍至因石棉塵而引致患有間皮瘤病的病患者。 |
2008年9月1日
2008年12月 |
『肺塵埃沉着病及間皮瘤(補償)條例』修訂的醫療費,可包括中醫的收費。
本會在每年「流感預防疫苗注射計劃」內同時替會友注射「肺炎鏈球菌疫苗」。 |
2009年1月
2009年9月
2009年10月
2010年1月 |
獲肺塵埃沉着病補償基金委員會撥款資助,開展「與你同行」照顧者計劃。
本會與中文大學中醫學院合作,開展『中醫治療肺積塵病』計劃。
香港公益金慷慨贊助本會裝修工程。
參與由社聯及花旗集團主辦的「花旗集團大學生社責實踐2009」計劃。建立五常法物資管理的雛形。 |
2011年3月
2011年10月16日
2012年1月20日
2012年3月
2012年7月
2014年 |
本會約40位會友與梁耀忠議員於葵興邨公園舉辦記者會,爭取調整增加「疼痛、痛苦與喪失生活樂趣的補償」及每日「醫療費」上限的金額。
通過第十九週年會員大會,選舉成立第十一屆執行委員會。
本會約50多位會友到立法會爭取增加《痛苦補償金》及每日《醫療費》,還有代表列席旁聽“人力事務委員會”的會議。
參與香港工人健康中心與香港建造業總工會主辦各區的預防石棉沉着病嘉年華。
獲肺塵埃沉着病補償基金委員會撥款資助,開展「社交復康活動資助計劃」。
獲肺塵埃沉着病補償基金委員會撥款資助,開展「攜手杜絕舊樓石棉危害計劃」。 |
2015年3月5日 |
成功爭取增加《肺塵埃沉著病及間皮瘤(補償)條例》的補償金額,當中包括將「疼痛、痛苦與喪失生活樂趣的補償」金額由$3,220增加至$4,650等。 |
2015年10月 |
通過第二十三週年會員大會,選舉成立第十三屆執行委員會。 |
2016年4月30日 |
獲肺塵埃沉着病補償基金委員會撥款資助,舉行『走出社區年聚活動』, |
2016年5月1日 |
本會約150多名工友及家屬趁五月一日勞動節到政府總部遊行,並舉行『悼念去世肺塵病工友暨醫療申訴會』。 |
2016年5月4日 |
本會約50多名工友及家屬前往肺塵埃沉着病補償基金委員會進行請願,要求改善醫療申索機制,簡化有關程序。 |
2016年5月6日 |
本會舉行肺積塵工友醫療申訴記者會,要求肺塵埃沉着病補償基金委員會改善醫療申索機制,簡化有關程序,並要求增加每日《醫療費》及《覆診交通費》。 |
2016年8月1日 |
本會獲傳德蔭慈善基金資助,開展『肺塵病長者家居復康及家庭支援服務』 |
2016年10月1日 |
獲肺塵埃沉着病補償基金委員會撥款資助,由本會負責進行全港性之『離院跟進計劃』,協助支援離院病人之復康及支援服務 |
2016年12月1日 |
獲肺塵埃沉着病補償基金委員會撥款資助,於黃大仙區進行復康太極班,並計劃將服務擴展至其他地區─觀塘區、沙田區、葵芳區、深水埔區 |
2016年12月 |
本會與肺塵埃沉着病補償基金委員會會面,就復康服務發展、補償制度、醫療津貼及復康巴士配套服務進行定期交流。 |
2017年1月 |
本會與勞工署署長進行會面,就補償制度、醫療津貼、殮葬費問題等表達意見,並再次要求補償制度中,應向新舊制病人提供一致補償。 |
2017年4月 |
2017年4月成功爭取增加《肺塵埃沉著病及間皮瘤(補償)條例》的補償金額,當中包括將「疼痛、痛苦與喪失生活樂趣的補償」金額由$4,650增加至$5,110等,其餘死亡補償及殮葬費亦相應增加。 |
2017年5月
|
本會獲香港電台社區廣播計劃支持,錄制一連十三集電台節目《肺腑之言》,於香港電台播出,讓公眾了解更多本會工作,並提升大眾對胸肺健康的關注。 |
2017年7月 |
本會獲肺塵埃沉着病補償基金委員會資助,舉辦一年一度『師傅誕』活動,當日超過300名肺塵工友及家屬出席活動 |
2017年10月 |
本會舉行成立25週年晚宴,並通過第二十五週年會員大會及選舉成立第十四屆執行委員會。 |
2017年11月 |
獲肺塵埃沉着病補償基金委員會撥款資助,將社區太極復康計劃,由黃大仙區擴展至觀塘區、沙田區、柴灣區、深水埔區 |
2017年12月 |
獲肺塵埃沉着病補償基金委員會撥款資助,透過多媒體宣傳,拍攝一連4輯宣傳短片,於網上媒體播放,加強公眾認識預防肺塵病及間皮瘤 |
2018年1月 |
本會成立25年來,首位病人代表──本會主席黃亮枝先生,正式被委任成位肺塵埃沉着病補償基金委員會委員委員 |
2018年1月 |
獲肺塵埃沉着病補償基金委員會撥款資助,本會專職為體弱之肺塵病患者及其家庭提供社交支援服務 |
2018年3月
2018年3月17日 |
本會成功爭取增加每日【醫療費】由200元增加至300元,同日住院由280元增加至370元
25年來首次進行賣旗籌款活動(港島區) |
2018年3月 |
本會向勞工福利局、衛生食物局、醫管局主席、行政總監、服務總監等,再次表達意見,希望能夠儘快恢復肺塵病病人離院支援計劃,以幫助許多經常出入醫院之工友。 |
2018年7月 |
本會與護手社合作,並經職業治療師協助,應用賣旗籌款款項,開展陪診服務,協助有需要之病人及家庭。 |
2018年9月 |
本會舉辦首屆深水埔區小學『預防肺塵病,由粉塵管理開始』填色比賽,獲超過500位小學生參與,並選出冠亞軍及優異獎,以將預防訊息帶入學校。 |
2018年9月 |
本會獲肺塵埃沉着病補償基金委員會資助,並獲香港理工大學護理學系支持,恢復肺塵病照顧者支援計劃,並將展開一連串護理工作坊及活動。 |
2018年10月 |
本會拍攝兩套主題宣傳短片,加強公眾認識『肺塵病』及『間皮瘤』,超過20萬人次點擊及瀏覽。 |
2018年10月 |
本會舉辦第26週年晚宴,並通過第二十六屆週年會員大會。 |
2018年12月 |
為方便肺塵病病人使用中醫治療服務,本會與竹林中醫診所合作,於本會開展中醫治療服務,每星期為本會病人診症。 |
2019年1月 |
本會與肺塵埃沉着病補償基金委員會復康委員會主席及秘書處會面,表達本會對補償、復康與支援之意見,其中本會明確表示,希望新增有關『按比例照顧費補償』予各肺塵病照顧者。 |